新聞中心News Center
太平門遺址考古發掘沖擊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
日期:2016-03-04 來源:重慶晨報訊 點擊量:
       巨大的門洞,連通著老重慶城的內外,位于渝中區望龍門的太平門老城門,曾經是重慶城最為繁華的城門。2013年夏,隱沒的太平門重新現世后,市文化遺產研究院的考古專家們,對它和周邊的城墻進行了將近3年的考古發掘。昨天,市文物局工作人員說,太平門遺址考古發掘已完成驗收,在近日由國家文物局公布的“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”的初選名單中,太平門遺址的考古發掘工作和全國37個考古發掘一起入圍。 
       城門有5米多高,作為曾經的重慶第一門,太平門到底是個什么樣的門呢?太平門遺址發掘現場負責人孫治剛說,在太平門遺址巨大的城門洞上,找到了五個小洞,這五個小洞是用來插橫木的,相當于門栓。根據同類型的考古發掘以及現存城門的構造推斷,太平門曾經有巨大的城門,高5米有余,4米多寬,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在戰亂時防御敵人。 
       門洞最早可能封堵于民國時期,太平門被發現時,門洞早已被石塊封堵得嚴嚴實實,孫治剛說,太平門作為城門的功能消失,應該是在民國時期潘文華擔任重慶市長期間。 
1929年重慶正式建市,潘文華成為重慶市長,開始實施計劃已久的拓城大計。這期間,除了封堵太平門,還包括眾所周知的打開通遠門城墻,七星崗遷墳建新城。 
       太平門建成于明代后歷經兩次修補,如今我們看到的太平門遺址,修建于明代,它的建造者是明初重慶衛指揮使戴鼎,此后在清代以及民國時期,進行過兩次大修。但在發掘過程中,考古工作者們在城墻根發現了一些紅色的夯土,這些夯土的年代初步判定為宋代,因此,不排除戴鼎是在宋代重慶城的基礎上修筑了如今的太平門。 
       考古發掘結束之后,太平門遺址將得到怎樣的保護?相關文物部門表示,太平門、人和門以及它們之間的老城墻,都將被原址保護。 
caoporn97免费公开视频